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生命困局下的挣扎2021-11-30 09:17:36作者:木木

好莱坞曾拍摄过一部取名《超体》的商业片,故事的主旨是“大脑崇拜”:一个倒霉女青年(“寡姐”饰演),机缘巧合、幸得“神助”——“吃”了某种神奇的蓝色小药丸,大脑能力被百分之百地开发出来,导致整个人瞬间跃入“与神并肩,无处不在”的境界。故事编得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当然就看得心潮澎湃、心向往之。那种感觉与看金庸小说时的感觉颇为神似。

这类故事之所以能让观者心旌摇荡,根子都是“超能力”。就此而言,观众崇拜的显然不是大脑,而是“超能力”;开发大脑是手段,获得“超能力”才是目的。虽然人类大脑被百分之百开发出来之后,人是否真的会“超能力”附体,一时半会儿没人说得清,但这显然不会妨碍人们继续循着这条路径向前探求,毕竟,这条路径看起来比“金庸路径”更靠谱儿。

前几天,有“圈儿友”发了一段视频:一只被马斯克“人机接口”“加持”过的猴子,一边用纯“脑控”的方式,非常熟练地玩儿电脑游戏,一边吸食被奖励的香蕉奶昔。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这段视频就被发布到网上了。这段视频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在“超能力”获取之路上的努力。

相对于普通猴子而言,这只大脑被“改造”过的猴子,无疑是具备一定“超能力”的——用意念操纵电脑游戏并获得奖励。马斯克显然想以此证明通过“人机接口”路径获得一定“超能力”的可行性。从实际效果看,马斯克的证明颇为有力,顺着这个实验展示出的方向,人们似乎也不难预见这样的前景:四肢失能者可以通过大脑操控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四肢健全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助力或者重塑自己生活、工作的方式;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到达极致阶段,或许大脑“赤膊上阵”的场景就会无处不在。

大脑之所以要亲自上阵,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四肢能力的否定,也是对大脑与四肢间信号传输通路效率的否定。这种否定的缘起,当然是大脑对现有状态不满意。大脑不满意,说实在话,倒也很情有可原,一方面,大脑自产生“人类意识”以来,好像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另一方面,在自然、社会的巨大压力面前,人类时时表现出来的无力感,也确实难言让大脑满意,不过,这种无力感,与其说是脑外身体的“无力”,不如说是大脑本身无力更准确。

揣摩一下大脑的无力感,大约与寻到金箍棒之前的孙悟空的感觉差不多——想到做不到、有劲儿使不上。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物理躯壳,对大脑而言,显然就是一种根本上的束缚,甚至物理的大脑,本身就是“精神大脑”挣脱不得的桎梏。不过,在下里巴人的眼里,这种状态倒未必算得上一种令人窒息的现实存在,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既然“精神大脑”依赖物质大脑而存在、物质大脑依赖脑外身体而存在,有依赖必有束缚,那么,又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但人类对大脑“彻底解放”的憧憬和追求从未改变,似乎也从没想改变,而且,或许正是这种憧憬和追求,把人类引领、推动到今天的位置。人类一路走来,伴随着这种憧憬和追求并为其提供源动力的,大约就是总也磨灭不掉的困局感,在生命困局中不断挣扎、努力脱困而又挣脱不得,这或许就是人类大脑的终极宿命。

既然是宿命性的,那么类似于“人机接口”的开发路径,就是技术性、战术性的突破——或许说是一种“固化尝试”更准确,大脑虽然可以借此获得某种意外之喜,但瞬间的欢愉并无助于根本性困扰的彻底解决;而且,类似的“挣扎”越多、越剧烈,其宿命性就越强化。不过,不相信宿命的束缚,一向是人类的老毛病,于是,在束缚下不断地挣扎,看起来也就显得再自然不过。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生命困局下的挣扎2021-11-30 09:17:36作者:木木

好莱坞曾拍摄过一部取名《超体》的商业片,故事的主旨是“大脑崇拜”:一个倒霉女青年(“寡姐”饰演),机缘巧合、幸得“神助”——“吃”了某种神奇的蓝色小药丸,大脑能力被百分之百地开发出来,导致整个人瞬间跃入“与神并肩,无处不在”的境界。故事编得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当然就看得心潮澎湃、心向往之。那种感觉与看金庸小说时的感觉颇为神似。

这类故事之所以能让观者心旌摇荡,根子都是“超能力”。就此而言,观众崇拜的显然不是大脑,而是“超能力”;开发大脑是手段,获得“超能力”才是目的。虽然人类大脑被百分之百开发出来之后,人是否真的会“超能力”附体,一时半会儿没人说得清,但这显然不会妨碍人们继续循着这条路径向前探求,毕竟,这条路径看起来比“金庸路径”更靠谱儿。

前几天,有“圈儿友”发了一段视频:一只被马斯克“人机接口”“加持”过的猴子,一边用纯“脑控”的方式,非常熟练地玩儿电脑游戏,一边吸食被奖励的香蕉奶昔。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这段视频就被发布到网上了。这段视频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在“超能力”获取之路上的努力。

相对于普通猴子而言,这只大脑被“改造”过的猴子,无疑是具备一定“超能力”的——用意念操纵电脑游戏并获得奖励。马斯克显然想以此证明通过“人机接口”路径获得一定“超能力”的可行性。从实际效果看,马斯克的证明颇为有力,顺着这个实验展示出的方向,人们似乎也不难预见这样的前景:四肢失能者可以通过大脑操控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四肢健全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助力或者重塑自己生活、工作的方式;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到达极致阶段,或许大脑“赤膊上阵”的场景就会无处不在。

大脑之所以要亲自上阵,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四肢能力的否定,也是对大脑与四肢间信号传输通路效率的否定。这种否定的缘起,当然是大脑对现有状态不满意。大脑不满意,说实在话,倒也很情有可原,一方面,大脑自产生“人类意识”以来,好像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另一方面,在自然、社会的巨大压力面前,人类时时表现出来的无力感,也确实难言让大脑满意,不过,这种无力感,与其说是脑外身体的“无力”,不如说是大脑本身无力更准确。

揣摩一下大脑的无力感,大约与寻到金箍棒之前的孙悟空的感觉差不多——想到做不到、有劲儿使不上。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物理躯壳,对大脑而言,显然就是一种根本上的束缚,甚至物理的大脑,本身就是“精神大脑”挣脱不得的桎梏。不过,在下里巴人的眼里,这种状态倒未必算得上一种令人窒息的现实存在,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既然“精神大脑”依赖物质大脑而存在、物质大脑依赖脑外身体而存在,有依赖必有束缚,那么,又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但人类对大脑“彻底解放”的憧憬和追求从未改变,似乎也从没想改变,而且,或许正是这种憧憬和追求,把人类引领、推动到今天的位置。人类一路走来,伴随着这种憧憬和追求并为其提供源动力的,大约就是总也磨灭不掉的困局感,在生命困局中不断挣扎、努力脱困而又挣脱不得,这或许就是人类大脑的终极宿命。

既然是宿命性的,那么类似于“人机接口”的开发路径,就是技术性、战术性的突破——或许说是一种“固化尝试”更准确,大脑虽然可以借此获得某种意外之喜,但瞬间的欢愉并无助于根本性困扰的彻底解决;而且,类似的“挣扎”越多、越剧烈,其宿命性就越强化。不过,不相信宿命的束缚,一向是人类的老毛病,于是,在束缚下不断地挣扎,看起来也就显得再自然不过。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