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引进美洲高产作物并非“康乾盛世”主因2021-11-25 09:43:51作者:蔡非

史学界所谓的“康乾盛世”一般认为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这中间100多年的时间,人口突破3亿大关,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经济和国库收入都不断增长,所以传统上被认为是“康乾盛世”。

虽然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段“盛世”名不副实,是红薯和玉米引入而造成的人口低质量增长,但其实以上观点并没有完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例如,国际上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主要流派,美国加州学派的彭慕兰就认为,在1750年前后,中国江南的生活水平并不逊色于同期的英格兰。

一直以来,“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了康乾盛世”的说法遭到一些历史学专业人士的反对。

为什么呢?

第一是时间对不上。

实际上清代官方第一次大规模推广美洲作物,是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当时河南出现了大旱粮食歉收,于是乾隆帝下旨在河南大面积推广种植番薯,增加粮食供给,在见到成效后,乾隆帝又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全国。各省巡抚积极响应和配合,在各自省内积极宣传,使更多的百姓种植番薯。

在之前,虽然美洲作物在明代已经进入中国,但历代的推广都不怎么成功。乾隆这次的官方推广公认是影响最大的。而1785年已经是“康乾盛世”的晚期。如果说红薯当时已经普遍种植了,怎么会轮到乾隆亲自下旨去推广?

而且一直到民国时期,在各种经济统计资料中。红薯和玉米占全国产量仍然很小(土豆更小),只占到全部粮食产量的10%以下。

第二是从人口学上来说,康乾盛世的人口增加很难说是爆炸。

就人口史的统计来说,一般来说除了1393年朱元璋搞的那次以外,其他封建王朝时期的人口统计准确率都不高。例如明朝末期,现代的研究一般都认为突破了两亿人。

根据曹树基的“中国人口数据库( 1393-1953) ”,在明代大多数的时间(1393年到163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每年千分之四点六。人口由7465万增加到2.22亿。

而“康乾盛世”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千分之五点五。人口由1680年的1.85亿增加到1776年的3.11亿。

既然在明末那个外患内乱一起来的时代,总人口都能突破2亿大关,那么到清代乾隆年间人口从2亿增加到3亿以上,其实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从现在的研究看,是中国人口先增长到了3亿之后,之后才有红薯玉米土豆的大推广。而不是反过来有了美洲作物才有人口猛增。

那在清朝初期造成人口增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是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取消了人头税,开始“摊丁入亩”了,这样从明代开始一直没上户籍的人口总算出现了官方视野中。

二是多熟种植的推广,说白了就是两季稻、三季稻等。虽然宋代已经有了两季稻,但只是零散种植。一直到清代,长江流域、闽广地区才大量开始推广。

三是农田的开垦。清人在与水争田、与山争地上很有一套,土地利用招式层出不穷,而这些土地之前往往是没有利用的。为了防止海潮、洪水的侵袭,则有涂田、湖田、圩田( 柜田) ; 为了利用水面,则有沙田、架田、葑田。耕地向高处发展,是最主要的改造耕地的方式——旱涝保收的梯田,实现对山地水土资源的高度利用。上述土地利用方式在清代之前已有存在,但在清代达到高潮。

所以,今天很多历史学家确实认可美洲作物对清代中前期人口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清代取消人头税,推广种植技术,以及土地改造,才是人口增长的主因。

(作者系历史文化学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引进美洲高产作物并非“康乾盛世”主因2021-11-25 09:43:51作者:蔡非

史学界所谓的“康乾盛世”一般认为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这中间100多年的时间,人口突破3亿大关,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经济和国库收入都不断增长,所以传统上被认为是“康乾盛世”。

虽然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段“盛世”名不副实,是红薯和玉米引入而造成的人口低质量增长,但其实以上观点并没有完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例如,国际上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主要流派,美国加州学派的彭慕兰就认为,在1750年前后,中国江南的生活水平并不逊色于同期的英格兰。

一直以来,“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了康乾盛世”的说法遭到一些历史学专业人士的反对。

为什么呢?

第一是时间对不上。

实际上清代官方第一次大规模推广美洲作物,是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当时河南出现了大旱粮食歉收,于是乾隆帝下旨在河南大面积推广种植番薯,增加粮食供给,在见到成效后,乾隆帝又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全国。各省巡抚积极响应和配合,在各自省内积极宣传,使更多的百姓种植番薯。

在之前,虽然美洲作物在明代已经进入中国,但历代的推广都不怎么成功。乾隆这次的官方推广公认是影响最大的。而1785年已经是“康乾盛世”的晚期。如果说红薯当时已经普遍种植了,怎么会轮到乾隆亲自下旨去推广?

而且一直到民国时期,在各种经济统计资料中。红薯和玉米占全国产量仍然很小(土豆更小),只占到全部粮食产量的10%以下。

第二是从人口学上来说,康乾盛世的人口增加很难说是爆炸。

就人口史的统计来说,一般来说除了1393年朱元璋搞的那次以外,其他封建王朝时期的人口统计准确率都不高。例如明朝末期,现代的研究一般都认为突破了两亿人。

根据曹树基的“中国人口数据库( 1393-1953) ”,在明代大多数的时间(1393年到163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每年千分之四点六。人口由7465万增加到2.22亿。

而“康乾盛世”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千分之五点五。人口由1680年的1.85亿增加到1776年的3.11亿。

既然在明末那个外患内乱一起来的时代,总人口都能突破2亿大关,那么到清代乾隆年间人口从2亿增加到3亿以上,其实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从现在的研究看,是中国人口先增长到了3亿之后,之后才有红薯玉米土豆的大推广。而不是反过来有了美洲作物才有人口猛增。

那在清朝初期造成人口增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是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取消了人头税,开始“摊丁入亩”了,这样从明代开始一直没上户籍的人口总算出现了官方视野中。

二是多熟种植的推广,说白了就是两季稻、三季稻等。虽然宋代已经有了两季稻,但只是零散种植。一直到清代,长江流域、闽广地区才大量开始推广。

三是农田的开垦。清人在与水争田、与山争地上很有一套,土地利用招式层出不穷,而这些土地之前往往是没有利用的。为了防止海潮、洪水的侵袭,则有涂田、湖田、圩田( 柜田) ; 为了利用水面,则有沙田、架田、葑田。耕地向高处发展,是最主要的改造耕地的方式——旱涝保收的梯田,实现对山地水土资源的高度利用。上述土地利用方式在清代之前已有存在,但在清代达到高潮。

所以,今天很多历史学家确实认可美洲作物对清代中前期人口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清代取消人头税,推广种植技术,以及土地改造,才是人口增长的主因。

(作者系历史文化学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