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国企改革最佳时机,取消省级以下国资监管机构,释放改革红利2020-08-12 08:27:14作者:谭浩俊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重在行动、重在效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不久将印发实施。

改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等。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后,意味着未来三年国企改革的基本目标已经确定,基本方向也已经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无疑是此次行动方案的重点,而如何增强国企活力,使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则是国企改革需要达到的目的。

因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国企再不能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突破,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无法更好地承担国民经济稳定器的责任,无法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企,拥有的社会资源最多,享受的政策资源也最多,如果“掉队”,显然是不应该的。一旦发现有“掉队”的企业,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对其实施改革,令其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需要。否则,就依据市场规律,让其退出市场。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针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措施,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虽然说眼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十分复杂而多变,不确定性很大,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很大。但是,就国企改革来说,却是最佳时期,是最有利于推进国企改革的。一旦改好了,在经济环境改善的情况下,国企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引领能力。

那么,为什么说现在是国企改革最佳时期呢?从经济稳定需要国企改革释放更多红利的角度来看,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单纯从企业运行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目前日子都不太好过,运行的困难也很大。

但是,如果将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联系在一起,把国企改革的大门对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得大一些、门槛低一些,可能就能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将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并传导到国有企业身上,形成强有力的互动效应,产生强有力的互动效果。

因为,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并不是没有资本、没有经济实力,而是没有释放资本实力的通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国企改革,引入更多的其他所有制资本,就能使其他所有制资本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资本要素、资源要素就能顺利地移植到国有企业身上,从而对国有企业解决遗留问题、债务偏问题等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并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经济的稳定有序。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也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要知道,国企、特别是央企,都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十分扎实的创新基础,有实力强大的创新团队。只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国企观念,让这些企业和研究机构、技术人员等过于保守、过于滞留于技术本身,而缺乏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将产品转化成商品、让商品转化成利润的能力。

因此,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如果通过改革,引进更多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市场观念、资本理念、投资思路,那么,国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国企的技术人员,也就不需要通过跳槽等跑到其他所有制企业去。像中科院合肥所那样的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因此,现在也是通过国企改革激活国企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来看,也到了需要积极调整的时候,是能够让国企改革进入最佳期的时刻。要知道,省级以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不仅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障碍,成为国企闯市场的阻力。特别是国企较少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更是把企业当作孩子一样对待,看管得死死的。

相反,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思维、管理方式等,根本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国企发展的需要。

因此,应当撤销省级以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组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主要负责事关国计民生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和国有投资平台。

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经营性国有企业,全部退出国有体制,由社会资本参与改革,成为非国有企业。即便对国有平台公司,也可以将经营性资产拿出来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以增强平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化解政府债务。

水、电、气等公共事业,也可以在保留部分国有股权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本。由于现在的经营状况不佳,改革成本也会较低。因此,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省级以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期。

国企改革最佳时机,取消省级以下国资监管机构,释放改革红利2020-08-12 08:27:14作者:谭浩俊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重在行动、重在效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不久将印发实施。

改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等。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后,意味着未来三年国企改革的基本目标已经确定,基本方向也已经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无疑是此次行动方案的重点,而如何增强国企活力,使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则是国企改革需要达到的目的。

因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国企再不能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突破,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无法更好地承担国民经济稳定器的责任,无法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企,拥有的社会资源最多,享受的政策资源也最多,如果“掉队”,显然是不应该的。一旦发现有“掉队”的企业,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对其实施改革,令其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需要。否则,就依据市场规律,让其退出市场。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针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措施,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虽然说眼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十分复杂而多变,不确定性很大,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很大。但是,就国企改革来说,却是最佳时期,是最有利于推进国企改革的。一旦改好了,在经济环境改善的情况下,国企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引领能力。

那么,为什么说现在是国企改革最佳时期呢?从经济稳定需要国企改革释放更多红利的角度来看,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单纯从企业运行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目前日子都不太好过,运行的困难也很大。

但是,如果将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联系在一起,把国企改革的大门对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得大一些、门槛低一些,可能就能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将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并传导到国有企业身上,形成强有力的互动效应,产生强有力的互动效果。

因为,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并不是没有资本、没有经济实力,而是没有释放资本实力的通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国企改革,引入更多的其他所有制资本,就能使其他所有制资本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资本要素、资源要素就能顺利地移植到国有企业身上,从而对国有企业解决遗留问题、债务偏问题等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并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经济的稳定有序。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也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要知道,国企、特别是央企,都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十分扎实的创新基础,有实力强大的创新团队。只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国企观念,让这些企业和研究机构、技术人员等过于保守、过于滞留于技术本身,而缺乏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将产品转化成商品、让商品转化成利润的能力。

因此,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如果通过改革,引进更多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市场观念、资本理念、投资思路,那么,国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国企的技术人员,也就不需要通过跳槽等跑到其他所有制企业去。像中科院合肥所那样的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因此,现在也是通过国企改革激活国企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来看,也到了需要积极调整的时候,是能够让国企改革进入最佳期的时刻。要知道,省级以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不仅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障碍,成为国企闯市场的阻力。特别是国企较少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更是把企业当作孩子一样对待,看管得死死的。

相反,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思维、管理方式等,根本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国企发展的需要。

因此,应当撤销省级以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组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主要负责事关国计民生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和国有投资平台。

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经营性国有企业,全部退出国有体制,由社会资本参与改革,成为非国有企业。即便对国有平台公司,也可以将经营性资产拿出来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以增强平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化解政府债务。

水、电、气等公共事业,也可以在保留部分国有股权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本。由于现在的经营状况不佳,改革成本也会较低。因此,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省级以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期。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