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宽松货币会否推升资产泡沫2020-05-28 09:46:30作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中国货币环境持续趋于宽松, 4月份的货币、信贷增长,更是在前期超预期回升基础上,再度延续双超预期进一步突进,M2增速更是进一步回升到11.1,回到2016年水平,显然已突破了货币政策中性的基调。

虽然4月份的信贷同比增速回升,新增信贷规模同期相比也有较大增长,但从最体现经济运行态势的企业部门信贷增长情况看,实体经济领域体现经济活力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乏力,企业部分的短期信贷萎缩62亿元,在各个分类的迅猛增长凸显异类。一般来说,企业部门的短期贷款需求反映了当期经济运行的活跃程度,当期经济活力疲弱则短期需求下降。企业部门的长期贷款主要体现的是投资需求,体现的是企业部门对未来增长的预期;但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对信贷的需求较为旺盛,因此企业部门的长期信贷基本上体现的是基建投资的增长,是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因而不太能反映制造类企业的经济前景信心。从企业部门信贷新增的期限结构看,信贷增长主要是政策推动和“补短板”基建增长的结果,经济运行压力短期还将持续。

楼市方面,随着调控的深入,楼市成交已在前期下降台阶的基础上,呈现走稳迹象——2017年以来持续在新的区间平稳运行,全国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大致运行在(280,400)万方区间,低于2014-2016年间的(400,600)万方区间。2020年后,楼市成交新平衡区预计仍将小幅下滑。2020年4月份,全国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平均为285.4万方,2019年同期为352.4万方,但从走势上看,成交已脱离前期疫情期间低点进入正常区间。市场一度认为,从前期成交规模变化态势及政策基调看,未来成交不会再上升,楼市成交将在再降低的新平衡区仍将延续,因此4月下旬的高成交量能否维持仍有待观察。

即使在持续严厉的楼市调控之策下,房地产市场运行仍整体平稳,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真实需求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房价过高只是2012年前政策过度关注的结果。2020年在楼市长效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将进一步回归理性,对中央的楼市政策和定位理解也逐步到位。楼市泡沫对经济转型的拖滞作用逐步上升,如没有对楼市的进一步有效治理,中国经济底部回升步伐仍会缓慢。

综合来看,当前货币、信贷的超预期回升和显著偏宽松状态,主要是带有救助性质的信贷精准投放结果。专门加大对受疫情直接冲击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及金融救助,其经济和社会意义是无庸赘言的,中国央行为此专门投放了1.8万亿的流动性: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增加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支持经济恢复发展。此外,还通过发行票据信贷互换(CBS)为银行的资本约束缓解助力,扩大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资本金、流动性、利率传导等多措并举下,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和能力都得以提高。

从信贷增长的部门分布上看,各部门的信贷增长和过去同期相比,都处于较高位置,尤其是金融同业投放也恢复了正增长,表明信贷环境显著宽松。但这种宽松环境下,流向当期经济活动的信贷却不多,表明当前的金融宽松,更多地属于救助性质。这种情况也说明,金融“脱实向虚”的情况仍有存在,资产泡沫对金融资源的吸附力仍然相当强大。在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放松有可能引致资产泡沫的反弹,进一步加大经济转型难度,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增加更大压力。

“房住不炒”是中央对房地产性质的定性,并非周期性应对策略,不排除未来仍会有其它限制短炒资金的政策陆续出台,以构建中国楼市独有的管理框架。楼市泡沫致中小企业融资利率难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局面仍没有改变,这体现了短期经济运行困难局面难以很快缓解的态势。楼市泡沫表面上吸纳了中国过量的货币,维持了金融的平稳,实际上造成了金融体系的“肠梗阻”,使得即使为对冲疫情冲击的货币扩张,在取得市场利率体系整体水准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也难以降低实体领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见,楼市泡沫不除,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就难以真正解决!

当前偏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主要为了防止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但在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防控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货币临时性放松的境况将改变,当前偏高的广义货币增速难以持续。随着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宽松货币政策的负效应将逐渐显现。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资产泡沫一直未能有效缓解,并已对经济内生增长构成了实质伤害,未来货币偏松局面如不能及时调整,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发展目标将得到根本性伤害。同时物价低迷和资产泡沫持续的局面表明,货币过于宽松会使经济运行的困难态势加剧,增加经济转型的难度。实际上,中国当前货币环境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数量宽松,而在于价格过贵,即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因此,未来仍需要通过各种降息手段,以达到降低融资利率的目的。随着通胀拐点进一步确认和持续回落,“降息”仍是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未来再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

宽松货币会否推升资产泡沫2020-05-28 09:46:30作者:胡月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中国货币环境持续趋于宽松, 4月份的货币、信贷增长,更是在前期超预期回升基础上,再度延续双超预期进一步突进,M2增速更是进一步回升到11.1,回到2016年水平,显然已突破了货币政策中性的基调。

虽然4月份的信贷同比增速回升,新增信贷规模同期相比也有较大增长,但从最体现经济运行态势的企业部门信贷增长情况看,实体经济领域体现经济活力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乏力,企业部分的短期信贷萎缩62亿元,在各个分类的迅猛增长凸显异类。一般来说,企业部门的短期贷款需求反映了当期经济运行的活跃程度,当期经济活力疲弱则短期需求下降。企业部门的长期贷款主要体现的是投资需求,体现的是企业部门对未来增长的预期;但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对信贷的需求较为旺盛,因此企业部门的长期信贷基本上体现的是基建投资的增长,是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因而不太能反映制造类企业的经济前景信心。从企业部门信贷新增的期限结构看,信贷增长主要是政策推动和“补短板”基建增长的结果,经济运行压力短期还将持续。

楼市方面,随着调控的深入,楼市成交已在前期下降台阶的基础上,呈现走稳迹象——2017年以来持续在新的区间平稳运行,全国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大致运行在(280,400)万方区间,低于2014-2016年间的(400,600)万方区间。2020年后,楼市成交新平衡区预计仍将小幅下滑。2020年4月份,全国30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平均为285.4万方,2019年同期为352.4万方,但从走势上看,成交已脱离前期疫情期间低点进入正常区间。市场一度认为,从前期成交规模变化态势及政策基调看,未来成交不会再上升,楼市成交将在再降低的新平衡区仍将延续,因此4月下旬的高成交量能否维持仍有待观察。

即使在持续严厉的楼市调控之策下,房地产市场运行仍整体平稳,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真实需求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房价过高只是2012年前政策过度关注的结果。2020年在楼市长效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将进一步回归理性,对中央的楼市政策和定位理解也逐步到位。楼市泡沫对经济转型的拖滞作用逐步上升,如没有对楼市的进一步有效治理,中国经济底部回升步伐仍会缓慢。

综合来看,当前货币、信贷的超预期回升和显著偏宽松状态,主要是带有救助性质的信贷精准投放结果。专门加大对受疫情直接冲击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及金融救助,其经济和社会意义是无庸赘言的,中国央行为此专门投放了1.8万亿的流动性: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增加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支持经济恢复发展。此外,还通过发行票据信贷互换(CBS)为银行的资本约束缓解助力,扩大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资本金、流动性、利率传导等多措并举下,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和能力都得以提高。

从信贷增长的部门分布上看,各部门的信贷增长和过去同期相比,都处于较高位置,尤其是金融同业投放也恢复了正增长,表明信贷环境显著宽松。但这种宽松环境下,流向当期经济活动的信贷却不多,表明当前的金融宽松,更多地属于救助性质。这种情况也说明,金融“脱实向虚”的情况仍有存在,资产泡沫对金融资源的吸附力仍然相当强大。在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放松有可能引致资产泡沫的反弹,进一步加大经济转型难度,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增加更大压力。

“房住不炒”是中央对房地产性质的定性,并非周期性应对策略,不排除未来仍会有其它限制短炒资金的政策陆续出台,以构建中国楼市独有的管理框架。楼市泡沫致中小企业融资利率难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局面仍没有改变,这体现了短期经济运行困难局面难以很快缓解的态势。楼市泡沫表面上吸纳了中国过量的货币,维持了金融的平稳,实际上造成了金融体系的“肠梗阻”,使得即使为对冲疫情冲击的货币扩张,在取得市场利率体系整体水准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也难以降低实体领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见,楼市泡沫不除,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就难以真正解决!

当前偏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主要为了防止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但在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防控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货币临时性放松的境况将改变,当前偏高的广义货币增速难以持续。随着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宽松货币政策的负效应将逐渐显现。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资产泡沫一直未能有效缓解,并已对经济内生增长构成了实质伤害,未来货币偏松局面如不能及时调整,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发展目标将得到根本性伤害。同时物价低迷和资产泡沫持续的局面表明,货币过于宽松会使经济运行的困难态势加剧,增加经济转型的难度。实际上,中国当前货币环境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数量宽松,而在于价格过贵,即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因此,未来仍需要通过各种降息手段,以达到降低融资利率的目的。随着通胀拐点进一步确认和持续回落,“降息”仍是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未来再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